走进厦门航空有限公司的总部大楼,最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习指导厦航发展的十六字方针——“依靠改革、舍得投入、服务规范、以人为本”。
今年7月,在厦门航空有限公司成立40周年之际,习给厦航全体员工回信,向他们表示热烈祝贺并提出殷切希望。
厦航青年机长孙昊每次走进总部大楼,都会看一看墙上的十六字方针。他说,作为一名青年机长,的指示和关心一直鼓舞着他对待工作要认线名维和部队官兵登上联合国特殊涂装飞机——厦航“联合梦想号”,前往西非执行维和任务。此次任务目的地是马里,被联合国称为“最危险的维和任务区”之一。这里除了常年暴恐不断,还是疟疾、登革热等高危传染病的高发区。
厦航为完成这次特殊任务,缜密部署,组建了一个政治过硬、技术扎实的飞行团队,孙昊是执行这次任务的机组成员之一。
普通洲际航班单程飞行时间为十几个小时,到达后,机组成员会在目的地休整一段时间。这次飞行任务要穿越多个战区,落地机场保障能力短缺,机组成员要高度集中注意力,准备应对突发情况。落地后,厦航飞行员还要与维和官兵一起装卸物资,再马上回程,来回航程近40个小时。
“不仅要攻克技术难关,对体力和心理挑战也很大,应该是迄今为止接到过最困难的任务之一。”孙昊说。马里加奥机场是一个军用机场,这是首次保障像波音787这样的大飞机,也是首次保障中国民航的客机。
由于跑道条件限制,飞行员不能按常规程序计算飞机的加油量和起飞距离,孙昊和同事们花了很久研究各种航路的限制条件、制定备降方案。此外,他们还增加了日常体能锻炼的强度。“只有做好全面充足的航前准备,才能确保任务万无一失。”孙昊说。
飞机平稳落地马里加奥机场后,副驾驶张哲千最难忘的是当时现场随风飘扬的五星红旗。他说,那个瞬间,很难忘、很自豪。
厦航天枢青年突击队队员马东东看到习的回信后非常激动,他和其他青年突击队队员学习完回信内容后表示,未来会继续在民航技术方面锐意进取,不停地改进革新,增强核心竞争力。
2022年,厦航天枢青年突击队自主研发的天枢飞行计划系统,打破了欧美等国在该领域的多项垄断。
每个航班都有一份量身定做的飞行计划,它包括油量、航路、重量、高度等航班运行关键参数。没有飞行计划,航班就无法正常执行。
此前,厦航研发的国产飞行计划系统受技术限制,在算法上不支持洲际航线运行,只能采购国外系统制作的洲际航线飞行计划。
为了解决这项“卡脖子”问题,厦航天枢青年突击队于2019年成立。这支队伍用了近3年时间,从立项、编码开发到校企合作、不断测试,最终自主研发出一套飞行计划系统,取名“天枢”。
“‘天枢’是北斗七星中的第一颗星,用中国传统星宿命名飞行计划系统和青年突击队,是我们中国民航人的浪漫情怀。”厦航天枢青年突击队成员张可说。
张可介绍,与制作国内飞行计划相比,全球飞行计划制作更复杂,其中一项难点就是要有足够且能覆盖全球的情报导航数据。
为了确保数据安全可靠,这支青年突击队下了苦功。他们一项一项数据去攻关,反复整合、测试、校验,不断的提高数据完好性和准确性。“我们在做数据过程中还发现了许多国外厂商的错误,现在用自己做出来的数据做飞行计划,心里更有底气。”张可说。
天枢飞行计划系统已经正式投入运行两年多,系统从软件设计、核心算法到导航数据都实现了自主可控。
马东东还提到,天枢飞行计划系统是基于自主研发和自主数据,未来能不断迭代更新,拥有更多创新可能。
“习在回信中提到‘筑牢安全底线’,这是我们机务工程师的职责所在。”厦航青年机务工程师谢智聪说。
谢智聪介绍,近年来,飞机发动机“空中停车”事件时有发生。“空中停车”是指飞机飞行时,发动机因机械故障、电子系统故障、飞行操作失误等原因意外停止工作。
过去,为防止“空中停车”所做的预防性维修,耗费大量人力和时间。为了寻求更高效、更可靠的处理方法,厦航机务青年组建了“蓝精灵”技术攻关组。
技术攻关组的青年机务工程师先把全球已有的机队空停案例、发动机各类故障和全寿命周期内可能会引起空停的因素进行了研究分析,梳理了数十个存在空停风险的危险源。又结合厦航机队发动机运作情况,制定了一套防止“空中停车”的方案。以此为基础,对重点参数进行数据建模和实时监控,建立起一个包含发动机故障人工/自动告警、故障处置、故障闭环控制和飞机运行数据分析等功能的发动机健康管理系统。
“利用该系统,厦航能够对400多台发动机的性能和状态进行7x24小时全天候实时监测,大幅度的降低人力和时间成本。”青年机务工程师周珣介绍,目前,厦航发动机健康管理系统故障预警准确率已达到95%以上。
截至今年8月,厦航集团5种机型的214架飞机,共计400多台发动机已连续97个月未发生发动机“空中停车”事件,每年预警并消除潜在“空中停车”隐患达20余起。
习在回信中还强调,想让他们能在“促进两岸交流合作上积极发挥作用”。这让2017年首批入职厦航的台湾籍乘务员苏家榆感到很温暖。
苏家榆从小就有一个飞行梦。在台北看到厦航的招聘信息后,她立即报名,经过层层筛选,成功入职。
入职后,苏家榆发现,公司不仅在交通、食宿等生活保障方面安排妥当,还安排了一对一带教老师。带教老师对苏家榆倾囊相授,遇上问题和她共同解决。
在一次航班上,刚入职不久的苏家榆遇到了一名因航班延误而情绪激动的旅客,这时,她的带教老师给旅客送上了一杯热茶,微笑地向其解释原因,耐心听取意见,安抚旅客情绪。这不仅让苏家榆感受到同事间的互帮互助,还对厦航的服务文化有了更深认识。“把餐食递给旅客,为旅客指引座位只是表面,深层次服务是用心去理解和共情,为旅客打造温馨的乘机体验。”苏家榆说。
厦航乘务队在1997年就被授予了“全国青年文明号”称号。此后,从地面到空中,从旅客购票到值机乘机,厦航发展了超过百家青年文明号集体,秉持着“敬业、协作、创优、奉献”的理念,为旅客提供服务。
作为首批开通两岸包机、在台湾设立基地的大陆航空公司之一,厦航自2008年以来,共开通两岸航线万人次,还创建了国家级“海峡两岸青年就业创业示范点”。
为进一步促进两岸融合发展,厦航积极面向台湾招聘,目前共有95名台乘,人员规模在大陆航司中名列前茅。厦航为入职的台湾青年量身定制了免培训费、免住宿费等“七免政策”,开通了“管理+技术”双职业通道,还为他们提供普惠医疗和专属返台探亲假、返台免费机票等福利。目前,已有5名台乘购得面向台湾同胞的厦门市保障性商品房,21名台乘在大陆成家立业。2020年,苏家榆也与厦航的一名机长喜结连理。
立足厦航成立40周年,厦航团委书记刘琤表示,厦航青年将牢记习的殷殷嘱托,勇担青春使命,接棒跑好厦门航空事业的接力赛,为推动民航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建设交通强国贡献更多青春力量。
凡本网文章下标注有版权声明的均为中国青年报社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使用。违者本网将依照法律来追究法律责任。
今年7月,在厦门航空有限公司成立40周年之际,习给厦航全体员工回信,向他们表示热烈祝贺并提出殷切希望。
厦航青年机长孙昊每次走进总部大楼,都会看一看墙上的十六字方针。他说,作为一名青年机长,的指示和关心一直鼓舞着他对待工作要认线名维和部队官兵登上联合国特殊涂装飞机——厦航“联合梦想号”,前往西非执行维和任务。此次任务目的地是马里,被联合国称为“最危险的维和任务区”之一。这里除了常年暴恐不断,还是疟疾、登革热等高危传染病的高发区。
厦航为完成这次特殊任务,缜密部署,组建了一个政治过硬、技术扎实的飞行团队,孙昊是执行这次任务的机组成员之一。
普通洲际航班单程飞行时间为十几个小时,到达后,机组成员会在目的地休整一段时间。这次飞行任务要穿越多个战区,落地机场保障能力短缺,机组成员要高度集中注意力,准备应对突发情况。落地后,厦航飞行员还要与维和官兵一起装卸物资,再马上回程,来回航程近40个小时。
“不仅要攻克技术难关,对体力和心理挑战也很大,应该是迄今为止接到过最困难的任务之一。”孙昊说。马里加奥机场是一个军用机场,这是首次保障像波音787这样的大飞机,也是首次保障中国民航的客机。
由于跑道条件限制,飞行员不能按常规程序计算飞机的加油量和起飞距离,孙昊和同事们花了很久研究各种航路的限制条件、制定备降方案。此外,他们还增加了日常体能锻炼的强度。“只有做好全面充足的航前准备,才能确保任务万无一失。”孙昊说。
飞机平稳落地马里加奥机场后,副驾驶张哲千最难忘的是当时现场随风飘扬的五星红旗。他说,那个瞬间,很难忘、很自豪。
厦航天枢青年突击队队员马东东看到习的回信后非常激动,他和其他青年突击队队员学习完回信内容后表示,未来会继续在民航技术方面锐意进取,不停地改进革新,增强核心竞争力。2022年,厦航天枢青年突击队自主研发的天枢飞行计划系统,打破了欧美等国在该领域的多项垄断。
每个航班都有一份量身定做的飞行计划,它包括油量、航路、重量、高度等航班运行关键参数。没有飞行计划,航班就无法正常执行。
此前,厦航研发的国产飞行计划系统受技术限制,在算法上不支持洲际航线运行,只能采购国外系统制作的洲际航线飞行计划。
为了解决这项“卡脖子”问题,厦航天枢青年突击队于2019年成立。这支队伍用了近3年时间,从立项、编码开发到校企合作、不断测试,最终自主研发出一套飞行计划系统,取名“天枢”。
“‘天枢’是北斗七星中的第一颗星,用中国传统星宿命名飞行计划系统和青年突击队,是我们中国民航人的浪漫情怀。”厦航天枢青年突击队成员张可说。
张可介绍,与制作国内飞行计划相比,全球飞行计划制作更复杂,其中一项难点就是要有足够且能覆盖全球的情报导航数据。
为了确保数据安全可靠,这支青年突击队下了苦功。他们一项一项数据去攻关,反复整合、测试、校验,不断的提高数据完好性和准确性。“我们在做数据过程中还发现了许多国外厂商的错误,现在用自己做出来的数据做飞行计划,心里更有底气。”张可说。
天枢飞行计划系统已经正式投入运行两年多,系统从软件设计、核心算法到导航数据都实现了自主可控。
马东东还提到,天枢飞行计划系统是基于自主研发和自主数据,未来能不断迭代更新,拥有更多创新可能。
“习在回信中提到‘筑牢安全底线’,这是我们机务工程师的职责所在。”厦航青年机务工程师谢智聪说。谢智聪介绍,近年来,飞机发动机“空中停车”事件时有发生。“空中停车”是指飞机飞行时,发动机因机械故障、电子系统故障、飞行操作失误等原因意外停止工作。
过去,为防止“空中停车”所做的预防性维修,耗费大量人力和时间。为了寻求更高效、更可靠的处理方法,厦航机务青年组建了“蓝精灵”技术攻关组。
技术攻关组的青年机务工程师先把全球已有的机队空停案例、发动机各类故障和全寿命周期内可能会引起空停的因素进行了研究分析,梳理了数十个存在空停风险的危险源。又结合厦航机队发动机运作情况,制定了一套防止“空中停车”的方案。以此为基础,对重点参数进行数据建模和实时监控,建立起一个包含发动机故障人工/自动告警、故障处置、故障闭环控制和飞机运行数据分析等功能的发动机健康管理系统。
“利用该系统,厦航能够对400多台发动机的性能和状态进行7x24小时全天候实时监测,大幅度的降低人力和时间成本。”青年机务工程师周珣介绍,目前,厦航发动机健康管理系统故障预警准确率已达到95%以上。
截至今年8月,厦航集团5种机型的214架飞机,共计400多台发动机已连续97个月未发生发动机“空中停车”事件,每年预警并消除潜在“空中停车”隐患达20余起。
习在回信中还强调,想让他们能在“促进两岸交流合作上积极发挥作用”。这让2017年首批入职厦航的台湾籍乘务员苏家榆感到很温暖。苏家榆从小就有一个飞行梦。在台北看到厦航的招聘信息后,她立即报名,经过层层筛选,成功入职。
入职后,苏家榆发现,公司不仅在交通、食宿等生活保障方面安排妥当,还安排了一对一带教老师。带教老师对苏家榆倾囊相授,遇上问题和她共同解决。
在一次航班上,刚入职不久的苏家榆遇到了一名因航班延误而情绪激动的旅客,这时,她的带教老师给旅客送上了一杯热茶,微笑地向其解释原因,耐心听取意见,安抚旅客情绪。这不仅让苏家榆感受到同事间的互帮互助,还对厦航的服务文化有了更深认识。“把餐食递给旅客,为旅客指引座位只是表面,深层次服务是用心去理解和共情,为旅客打造温馨的乘机体验。”苏家榆说。
厦航乘务队在1997年就被授予了“全国青年文明号”称号。此后,从地面到空中,从旅客购票到值机乘机,厦航发展了超过百家青年文明号集体,秉持着“敬业、协作、创优、奉献”的理念,为旅客提供服务。
作为首批开通两岸包机、在台湾设立基地的大陆航空公司之一,厦航自2008年以来,共开通两岸航线万人次,还创建了国家级“海峡两岸青年就业创业示范点”。
为进一步促进两岸融合发展,厦航积极面向台湾招聘,目前共有95名台乘,人员规模在大陆航司中名列前茅。厦航为入职的台湾青年量身定制了免培训费、免住宿费等“七免政策”,开通了“管理+技术”双职业通道,还为他们提供普惠医疗和专属返台探亲假、返台免费机票等福利。目前,已有5名台乘购得面向台湾同胞的厦门市保障性商品房,21名台乘在大陆成家立业。2020年,苏家榆也与厦航的一名机长喜结连理。
立足厦航成立40周年,厦航团委书记刘琤表示,厦航青年将牢记习的殷殷嘱托,勇担青春使命,接棒跑好厦门航空事业的接力赛,为推动民航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建设交通强国贡献更多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