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建筑行业正处于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的关键阶段,数字化转型慢慢的变成了行业最重要的命题。建筑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归根结底是通过数字化赋能,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建筑行业深层次地融合,实现行业的转型升级和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数字化平台成为支撑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
广联达建筑业务平台正是专为建筑行业打造的数字化核心能力平台,采用“平台+组件”的设计理念,面向工程建设领域最终用户和开发者,提供具备数据驱动、专业可靠、灵活开放、国产自主特点的数字化平台底座。近年来,平台核心能力日臻成熟,逐步显现出兼容“个性化需求”与“标准化供给”的独特优势。
在“数实融合”趋势下,建筑业数字化转型提速,建筑企业数字化转型步入深水区,各类问题日渐凸显:有数据,但是无法直接用;建了许多系统,但对业务支撑有限;许多建筑企业越转型越疑惑,数字化转型的整体价值感、获得感不强,决策层认为虽然有很多系统,但想看的看不到;管理层认为管控体系匹配度低、数字化应用推广难;执行层认为可用的数字化工具少,减负提效预期仍未实现。
面对数字化转型之痛,不少人认为能够最终靠统建业务系统或统建业务中台来解决。广联达副总裁王鹏翊认为,数字化转型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单一技术解决不了系统性问题。他强调,建筑企业推动数字化转型,要透视行业“个性化”需求本质:建筑业数字化是高度复杂的系统工程。项目承接和激励管理模式不一,劳务、物料管控力度不同;现场管理缺乏标准,BIM、智慧工地、移动技术快速变化,集中管控需求慢慢地加强。为满足“个性化”需求,业界常见三种解决方案:自研,但核心技术缺乏、产品架构缺乏、关键人才缺乏、实施面临困境;中小厂商定制,但应用分散难以集成、核心技术难以突破、品质难以保障;采购标准产品,但业务匹配最后一公里难、系统整合难。
为此,广联达提出用“统一平台+生态新模式”构建数字化系统,解决“个性化需求”与“标准化供给”的矛盾,推动系统性数字化建设落地。
广联达建筑业务平台发展历经20余年行业积累和技术沉淀,经历了“核心技术自主化、行业能力平台化、生态开放”3个阶段,集数据平台、协作平台、决策平台于一体,综合了BIM、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核心技术,是专门为建筑行业深度赋能服务的产业级平台,贯穿项目从设计、施工到运维的建筑全生命周期。
平台定位为建筑行业数字化核心能力平台,打造数据驱动、专业可靠、灵活开放、国产自主的工程建设领域数字化平台底座,以“平台+组件”构建系统性数字化解决方案,为企业、项目配置各种组件,为客户打造标准化方案、个性化方案。
王鹏翊介绍说,平台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平台+组件”,平台提供可复用的业务能力,采用新一代云原生技术,实现“可组装、可替换”;二是“数据驱动,多层联系”,一方面注重全业务领域、全生产的全部过程、全生产要素数据连接,另一方面注重数据驱动,以规则驱动业务,实现责权利清晰可靠的业务连接;三是快前台(应用)、强中台(组件)、厚后台(平台),后台保证系统面临高并发、高可用复杂技术问题时所有应用效率如一,中台形成可被多系统复用的关键能力,将算量中台、数据中台、BIM中台、物联网中台能力进行抽象和沉淀,用开放接口为上层应用提供服务,打造快前台,依据需求快速搭建业务应用。
建筑业务平台由基础设施、可信计算平台、平台服务三个层级组成,打造十个板块核心能力,包括公共业务中台、物联网中台、BIM中台、数据中台、行业AI中台等技术能力,算量中台、成本中台等业务能力及应用开发平台、应用集成平台等开放能力。
公共组件库提供开箱即用的公共服务能力,项目管理组件库提供开箱即用的项目管理业务能力,工程量计算组件提升企业项目收支双线的工程量精细化管控能力。工业级物联网中台支持海量设备连接、建模和控制,支持百亿级事件数据存储与规则,赋能现场数字化。BIM中台提供BIM图形技术、多源模型接入、BIM模型集成、BIM模型应用4大类BIM能力。数据中台是企业数字化的核心中枢,使行业场景深度结合,让数据成为生产力。场景化AI能力让OCR智能识别、智能监控变为现实。平台为开放架构、开放场景,可满足开发和二次开发需求的组件化最佳实践落地,提供全代码开发、低代码开发、集成开发模式,使研发成本平均下降55%、交付周期缩短61%、开发效率平均提升65%。
王鹏翊总结说,建筑业务平台助力企业夯实数字化底座,具有“一站式、低代码、全开放”等特征,集成行业能力,“装配式”组件灵活开放,稳定安全,可以多、快、好、省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
经过大量实践应用,建筑业务平台能力迅速提升,一大批企业在平台赋能下取得重大进展。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沪东中华”)的中华船舶产品设计系统(HDSPD),正是基于广联达建筑业务平台自主研发的,是平台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的例证。
一直以来,船舶行业长期依赖国外CAD软件,自主软件应用占比不足10%,在严峻的国际形势下,船舶三维设计存在被限制的风险。沪东中华意识到,过分依赖国外工业设计软件会阻碍“数字化造船”战略推进,因此希望打造具有独立自主产权的造船三维系统——HDSPD。
通过对标国外先进CAD系统,深入查找和分析自身存在的不足,沪东中华发现,想要建立自主系统,问题就在于缺少三维图形平台,初步设计模块、关键技术和核心算法需要突破。面对不足,沪东中华与广联达开展合作,推动HDSPD与广联达建筑业务平台相互配合并确立了3个进阶目标:一是国产三维平台的替换,二是二三维平台的一体化融合,三是对船舶设计大数据量的支撑。
经过不断努力,在广联达建筑业务平台的加持下,HDSPD研发取得了较好成效。2022年年底,完成5.0到6.0版本的迭代升级,从线框交互模式升级为全三维设计模式。2023年1月,HDSPD6.0旗舰版产品发布。
在实践方面,目前长江定制款运输船已经应用HDSPD6.0,完成结构、轮机、电气、船装、机装的生产设计、专业协调、图纸输出、生产指令生成等业务流程的实际应用;沪东中华的“拳头产品”——17.4万立方米LNG(液化石油气)运输船正进行结构部分的设计送审阶段。此外,广联达建筑业务平台也在助力沪东中华的过程中提升了服务企业自主开发的重要价值。
建筑业务平台的力量并不只体现在自主软件系统建设方向,在助力建筑企业转型方面也发挥了非常大的作用。
进入“十四五”以来,北京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遵循统一规划、统一投资、统一建设、统一架构、统一标准的“五统一”原则,开展管理信息化的统建工作,完成了集团的统一身份认证,开展了业财融合NCC(网络财务管理系统)升级。在此过程中,最关键的是应用广联达建筑业务平台部署了集团层级的“六大基础平台”——建工云平台、技术中台、业务中台、IoT(物联网)平台、数据平台、AI中台,支持所有下属公司数字化转型在平台上完成,实现整体部署、标准统一,建设成本更低。
建筑业务平台所提供的技术中台(PaaS)解决与建工云平台的结合问题,实现低代码开发,提升开发效率、减少相关成本,实现各系统信息互通、互联共享。数据中台助力信息化系统实现业务与数据沉淀,能够提取各个业务数据,统一标准和口径,通过数据计算和加工,为用户更好的提供数据服务。IoT平台助力北京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搭建自有的统一物联网平台,实现各类硬件设备的集中管理,统一设备接入、数据标准、设备管理,聚焦施工现场生产活动,打造现场可见、指挥可达、软硬结合、数据融合的指挥调度系统,不断的提高现场监督管理和服务能力。基于建工云平台、技术中台、数据平台、IoT平台等基础设施和数字底座,北京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建设了统一的集团级业务中台的项目管理系统,达到管理、数据、技术标准的统一,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上下贯通、内外衔接地全面实现项企一体化,全方面提升了北京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业务水平。
最终,北京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与广联达合作建设了一个以成本管理为核心、资金收支为重点、合同管理为经济主线、计划管理为生产主线的综合决策门户。新项目管理系统支持多租户模式,可满足各单位、各业务线共享资源以及个性定制的需求。
建筑业是一个集合多个参与主体的庞大系统。不同主体对数字化建设有不一样的要求,广联达建筑业务平台的本质是在使用既有的SaaS(软件即服务)工具和“从零造轮子”之间,多了一层行业专用PaaS工具的选择,以解决传统开发投入大、问题多、见效慢、价值低的问题,帮助建筑上下业主管部门、建筑企业建设个性化的数字化转型平台系统,寻找自我的数字化转型道路。未来,该平台将作为国产自主的数字化转型核心能力平台,为建筑业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贡献更多的科技力量。
近年来,周口市大力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制定了《周口市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意见》《周口市养老服务事业高水平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在健全养老服务体系、创新养老服务供给方式等方面,因地制宜探索出一批实践成果,为养老服务升级提供了有益经验。
近日,广东省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组织编制《建筑玻璃幕墙反射光影响评价标准(征求意见稿)》,旨在改善光环境质量,特别提出要在中小学校、幼儿园等敏感区域进行反射光影响评价。
近日,在上海市杨浦区审批审查中心的支持下,上海五角场辉盛名致服务公寓(酒店)装修项目获得施工许可证,这是杨浦区首个外商投资建筑师负责制试点项目。
近年来,江苏、陕西等地利用数字孪生技术,通过对古建筑进行数字孪生复刻,采取数字化信息采集、测绘建档等措施,赋能历史背景和文化保护、考古研究、艺术创造等多方面,使久经岁月的古建筑重焕新生。
近日,福建省厦门市住房公积金中心(以下简称“厦门中心”)在联合福建省直、福州、莆田等中心试行住房公积金“跨中心冲还贷”业务基础上,积极破解数据共享难题,实现该项业务省内全覆盖,有效解决了“跨域”办事中的“多地跑”“折返跑”等问题。
9月2日,由国家新闻出版署主办,以“深化改革创新 勇担时代使命”为主题的第三届中国报业创新发展大会在广西南宁召开。